记河南省平舆县中心医院内科主任王中阳

来源:七水硫酸镁   更新时间: 2024-03-13 【关闭
产品详情

  用毕生奋斗诠释人生幸福记河南省平舆县中心医院内科主任王中阳本网记者 田瑞德 通讯员 刘舸在平舆县,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医者,当年在不平静的社会环境中念

  在平舆县,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医者,当年在不平静的社会环境中念完初中的他,回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当一名好医生是毕生为群众疗疾治病的初心,他靠父亲微薄工资资助、靠贷款,辗转多地学习,最终成为群众眼中值得以命相托的大医生。

  他,就是平舆县中心医院内科主任王中阳,从医40多年来,始终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曾被树立为全县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获得过县卫计系统“优秀员示范岗”,以及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平舆县城东20公里,有一个叫龙王庙的村,村子不大而崇文重教之风久远,这里便是王中阳的出生地。王中阳小学时成绩优异,考入县一中后一如从前那样,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尤以数理化最优。毕业时,他的成绩全校第一,乡亲们夸他是个读书的好料子,老师也称赞他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然而,在那个格外看重家庭出身的年代,由于父亲解放前曾任军队的医官,王中阳却不得不告别书桌。出于同情和信任,全村群众一致推举他到村卫生室当赤脚医生。怀着对乡亲们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希望,王中阳重新振作起来,一边为医生打下手,一边学习医疗知识。

  有一天,村里一位31岁的农民因家庭矛盾一气之下喝了农药,送到卫生室时已陷入重度昏迷。经过一番紧急抢救,终究是不治身亡。看着这位熟悉的村民瞬间失去了鲜活的生命,王中阳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深深体悟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因此,他立志做一名真正有本事的医生,为群众疗疾治病、守护健康。

  1973年初春,王中阳平生首次来到省会郑州,靠当了半年赤脚医生所“攒下”的医学知识,顺利通过考试进入铁路医院大内科学习。靠父亲每月从微薄工资中挤出的9元生活费,王中阳在铁路医院大内科一学就是一年半,不仅初步掌握了大内科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通读了本科5年的全部医学教程。

  紧接着,通过一位郑州知青李磊介绍,王中阳又来到河南医学院小儿科学习2年,师从该院省内顶尖儿科专家高铁铮教授,系统学习儿科知识和诊疗技术,还利用点滴时间到大内科及其他科室学习、观察,多方面获取知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心电图、医学检验这两项技术在国内尚未普及。为尽早掌握这两项新技术,王中阳于1981年在郑州市中医院专门学习了整一年。1985年,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友谊医院举办大内科培训班,经历了父亲去世等家庭变故的王中阳,贷款1000元进京求学。十年后,王中阳再次来到友谊医院参加全国心血管培训班,硬是在紧张的培训学习之余,到北京阜外医院参观学习了90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凭着在崎岖医学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干劲,凭着披荆斩棘、顽强攀登的韧劲,王中阳一步步迈近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次次实现着精彩的人生跨越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从1973年春第一次踏出家门,到1995年末又一次重返家乡,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王中阳从始至终坚持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奋力攀登、锐意进取、坚韧奋斗,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让自己的从医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1975年8月,驻马店地区爆发了史上罕见的洪灾,之后、乙脑、麻疹、疟疾、痢疾等各种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大肆蔓延,其中婴幼儿患者群体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极易出现死亡、后遗症(如残疾)等现象。在前后5年的时间里,王中阳带着2名助手共成功救治各类患者达到2万人次,尤其是经他救治的193例患儿,未出现一例死亡或遗留明显后遗症,堪称奇迹!

  “文革”结束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还非常落后,医生看病除了听诊器、体温表,一般无另外的诊疗设备。1976年,王中阳在母校县一中冯振学老师的支持下,把学校一台报废的显微镜进行精心修理后,便开始做简单的医学检验;1982年,充分掌握了心电图、医学检验技术的王中阳,在村卫生室业务收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东拼西凑了2000多元购进了一台心电图机,这在当时县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尚属首家;接着,他又逐步建立起迄今在全国村级卫生室仍不多见的医学检验科。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为早期发现和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克服了过去医生看病往往从经验出发、易引起误诊的弊端。

  在最基层的医疗岗位上,王中阳不仅依据业务发展要一直增添新的医疗设施、改进医疗条件,更注重结合临床实践不停地改进革新提升医疗水平。他所开展的大量新业务走在了豫东南地区乃至全省前列,不少创新性经验得到推广。

  如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上,业内长期采用下肢静脉滤网,再进行静脉溶栓抗凝,治疗周期长且费用不低。王中阳果断放弃采用下肢静脉滤网疗法,而直接采取静脉溶栓抗凝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经他治疗的此类患者,不仅全部得到治愈,而且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医疗费还低。2005年,全国周围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北京朝阳医院举行,他的这一创新做法赢得了参加会议的专家的一致肯定。

  担任县中心医院内科主任20余年来,王中阳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如在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方面,他于2003年就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快速心率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等业务,均填补了全市在这一治疗领域的空白。

  此外,王中阳曾参与长达4年的中国第二项心梗临床研究等多个国家级临床研究项目,撰写《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临床观察》、《在基层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体会》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并长期担任全国高血压联盟会员、中国心理障碍学会会员、驻马店市心血管介入学会常委等多个学术职务。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既表达了古之贤者的济世情怀,也道出了“良医”所应拥有的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

  在王中阳做村医时,人们清楚地记得,多年来,大伙儿看病就医常为一个“钱”字犯难,找中阳看病就没有不欠医疗费的,有的一年欠下几百元、上千元,有的欠款更多、拖得更长。对他们,王中阳从不催要,更不嫌弃,而是一如既往地热情接待、尽心医治,乡亲们深有感触地说:“中阳是打心眼里对咱好啊!”

  1980年,根据村医王中阳的突出表现,县领导特批为他落实了“农转非”,并安排到一家县级医院工作。对这种一个让人羡慕的机会,王中阳也很向往。然而,当他想到农村依然缺医少药,想到有那么多“老病号”还离不开自己,他毅然选择留了下来,这一留便是17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他说:“我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都是乡亲们给的、是广大患者给的”

  正是始终怀着这样一种朴素而炽热的思想感情,在漫漫40多年从医生涯中,王中阳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把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作为一条“铁律”,把良好医德医风当作生命一样去珍惜。

  王中阳坚持把加快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视为己任,呕心沥血、甘于担当。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县中心医院管理运行日臻规范,医疗安全得到一定效果保障,医疗质量、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总实力明显地增强,不仅赢得了县内患者的普遍信赖,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批患者。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为培养造就一支医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医疗队伍,王中阳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在院内科,他坚持做好对年轻医生的帮带工作。在他的长期坚持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院内科整体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和医德医风、精神面貌,始终走在全院前列,内科临床科室从当初的一个发展到目前的3个,均成为院一线骨干科室,也使平舆县中心医院在内科方面名闻遐迩、独树一帜。

  同样是在王中阳的主导和推动下,县中心医院不断建立健全了各项岗位培训学习制度和人才成长机制,促使大批年轻人脱颖而出。目前,全院半数以上的医生都是王中阳的学生,其中内一科主任万雪原、内二科主任朱林等多名医生,在他的帮带下均已拥有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职称,成为全县内科各专业的佼佼者。

  王中阳用自己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他说:“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看到他们康复出院、高高兴兴离开,最让我感到幸福与自豪;能帮助一个个年轻人实现成才,看到他们赢得患者信赖,最让我感到欣慰与满足”

  这,就是王中阳一个用毕生奋斗诠释人生幸福的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别的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有关规定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