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刚刚曝光!正规生产厂家参与犯罪假农资通过网店销往全国

来源:五水硫酸镁   更新时间: 2024-02-05 【关闭
产品详情

  原标题:公安部刚刚曝光!正规生产厂家参与犯罪,假农资通过网店销往全国.......

  3月16日,公安部公布7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销售伪劣化肥等。公安部指出,多起案件中的犯罪团伙通过注册网店,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 影响十分恶劣。

  通告还透露,去年以来,钾肥原料及成品价格普遍上涨,制售假劣化肥案件多发,甚至会出现个别具备生产资质的正规生产厂家参与犯罪,以降低氮磷钾等有效成分含量方式制售伪劣化肥,严重坑农害农。

  2022年6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南阳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化肥案,抓获嫌疑犯10名,现场查获伪劣复合肥40余吨。

  经查,2021年12月以来,嫌疑犯段某某等人伙同5家化肥生产企业,使用其他原料替代钾,生产、销售成分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伪劣复合肥1万余吨,案值280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化肥犯罪的典型案件。本案中,主要嫌疑犯段某某、王某某先后担任某公司法人代表,长期负责公司氮磷钾复合肥的生产经营,为减少成本、牟取更大利润,与多个化肥生产厂商负责人及业务员相互勾结,使用其他原料代替钾,大肆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肥对外销售,严重扰乱化肥市场经营秩序,严重侵害农户合法权益。

  2022年9月,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宜昌枝江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肥料案,抓获嫌疑犯9名,现场查获伪劣肥料53吨。

  经查,2022年6月,某磷化公司法人代表朱某某购买有机肥原料、定制包装袋,组织在其工厂生产有机肥料,在产品未经过质量检验检测、未取得合格证明的情况下销售给嫌疑犯徐某某。徐某某组建销售团队,安排专人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宣传,采用包接包送包餐的方式,诱导有购买肥料需求的农民群体参加其举办的种植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新产品推广会,安排专人冒充资深农业专家,骗取群众信任,虚构、夸大产品功效,忽悠群众以高价购买廉价劣质肥料,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

  本案中,涉案肥料经检测均为不合格产品,徐某某购买价格仅为600元/吨,经“忽悠”宣传后,销售价格高达3000元/吨。

  2022年9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大理州公安局侦破一起网络销售伪劣化肥案,抓获嫌疑犯4名,现场查获伪劣化肥产品及原料300余吨。

  经查,2020年5月以来,嫌疑犯周某某等组织工人将购进的硫酸镁通过“翻包”替换成多个畅销品牌钾肥,或用硫酸镁掺杂、掺假后假冒品牌钾肥等方式,在其电子商务平台注册的多个网店进行销售,案值2100余万元。经检测,涉案化肥为不合格产品。

  本案中,嫌疑人在多个电子商务平台注册网店,大肆销售有效成分仅为标识成分含量1/20的劣质化肥,危害严重。

  2022年8月,根据农业农村部门通报线索,武清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农药案,抓获嫌疑犯5名,现场查获伪劣农药4吨、百草枯原液44公斤。

  经查,2022年以来,嫌疑犯孙某伙同他人购买百草枯原液、工业盐等原料,非法生产含有百草枯成分的无标桶装除草剂农药,同时购买无标桶装除草剂农药,一并贴牌封装后,通过其开设的网店对外销售,案值2000余万元。

  2023年1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哈尔滨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假水稻种子案,抓获嫌疑犯3名。

  经查,2022年以来,嫌疑犯李某依托其父亲控制经营的粮米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大量收购其他品种繁育出来的水稻种子以及普通稻米,未经筛选去劣等制种必要工序,直接套用尚属于试产阶段、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品种,通过发展经销商、设立直营店、直播带货等方式对外销售,案值110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嫌疑犯除通过发展下线经销商,设立直营店等方式外,还直接通过直播平台对外销售假种子,影响十分恶劣。

  2022年11月,根据行政主任部门通报线索,聊城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小麦种子案,抓获嫌疑犯20名,查扣假冒某品牌小麦种子20余万斤、包装袋10万余条、筛种机及封装机等灌装设备。

  经查,2021年6月以来,嫌疑犯张某某联合某种业公司法人陈某某等人,购买某品牌小麦种子生产经营权作掩护,定制种子包装袋,使用普通小麦或劣质麦种灌装后冒充该品牌种子对外销售,案值900余万元。

  2022年4月,根据举报线索,合肥市公安局侦破一起侵犯种业商业机密案,抓获嫌疑犯5名,查获侵权稻种1.2万斤。

  经查,安徽某种业公司历经8年研发出某品种杂交稻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并通过农业农村部门审定,获得上市销售许可。该稻种培育技术属公司核心商业机密。2019年,作为制种合作方的某种业公司负责人邓某某等人违反保密合同,在种植该品种稻种过程中,私自截留稻种亲本,利用从权利人公司获取的有关育种技术,非法组织大量种植,将产出的该品种稻种交给另外一个企业套用其公司自有品牌包装后对外销售,共计销售套牌侵权稻种13.68万斤,非法获利460余万元。